钱钟书管锥编全文
钱钟书管锥编全文 篇一:钱钟书 关于钱钟书的素材及其运用 钱钟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 君,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钟书在文学,国故,比较文学,文化批 评等领域的成就,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代表作品:围城、管锥编、谈艺录、 写在人生边上、人·兽·鬼。 一、宁静淡泊 1. 他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憎恨别人拜访,客来常以病谢,积函多不作复。 因此,在人们心目中,他的形象便越加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 爪,令人想象、神往。钱锺书非故作高深,故弄玄虚,大学者惜时如金,不借口舌而扬名, 不浪掷光阴于交游,此其一;甘于寂寞,不求闻达,此其二。胡思乱想是别人的事,于钱 锺书却无关。 2. 1989年《钱锺书研究》编委会成立,他对这事却极力反对,曾向发起人之一、学者舒展 抗议:“昆仑山快把我压死了。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 之显学必成俗学。”又说:“读书人如叫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然后又老 老实实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也。” 3. 有句老话:不为雄名疏贱野,惟将直气折王侯。但在钱钟书,也许连折王侯也不必了。 据黄永玉先生讲“文革”期间,某天忽然有部门通知学部要钱钟书去参加国宴。钱锺书道: “我不去,哈!我很忙,我不去,哈!”“这是江青同志点名要你去的!”“哈!我不去, 我很忙,我不去!”“那么,我可不可以说你身体不好,起不来?”“不!不!不! 我身体很好,你看,身体很好!哈!我很忙,我不去,哈!”结果钱先生没有出门。 4. 1991年,全国十八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锺书,被他婉 拒了,别人告诉他将要酬谢他钱,他淡谈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 吗?” 5. 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 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钱锺书生前淡泊名利,去世也希望能摆脱掉一切虚礼和俗 套。按照他的遗嘱,连骨灰也不曾保留。但是,钱钟书先生是不朽的,他的音容笑貌、崇 高品质和等身著作将永远地留存于天地之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锥编》出来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 读书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 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如果你吃了一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 一定要见到那只母鸡?”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读者。 7.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 惕。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 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8. 他拒绝了华中师大为其先父钱基博老先生作百年诞辰纪念;他拒绝了三联书店为其出“全 集”的提议;他拒绝了世界名流赵浩生的录音采访;他拒绝了法国政府授其“对中法文化交 流的贡献”勋章;他把《写在人生边上》重印的稿酬全部捐献给了社科院计算机室,他把 电视剧《围城》的稿酬全部捐给了国家;他多次谢绝了国外的重金聘请;他在病重之时, 感谢无锡家乡领导与乡亲的厚爱,但是不同意为他修建纪念馆,认为没有必要;他留下遗 言,不开追悼会……2001年9月,九十高龄的杨绛先生将夫妇俩2001年上半年所获稿酬现 金72万元及其后出版作品获得报酬的权利,捐赠给了清华教育基金会,设立“好读书“奖学 金,以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努力学习、成才报国。她希望获奖学生“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二、疏狂自傲 9. 才高因为一世,所以他也颇自负自诩,相当的“狂”。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说他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狂人”之一,钱锺书的狂,狂在才气,狂得汪洋恣肆,颇类古代 庄生。他的堂弟曾说过,钱钟书少年时就狂得惊人,从小就不愿说赞扬别人的话,倒批评、 挖苦、调侃过不少人,说话既刻薄,又俏皮,这脾气一直未改,这些被他批评的人中有的 是他的同学友人,有的还是他的师长、前辈,像朱自清、周作人、冯友兰、赵万里、吴宓, 甚至还包括他的父亲钱基博在内。上大学时他就敢挑剔博学的父亲的学问,断定父亲的学 问“还不完备”。大学快毕业时,清华挽留他继续攻读西洋文学研究硕士学位,他曾说:“整 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其狂如此! 10. 他虽然一方面仍是谦虚,但是恃才傲物。” ,据说钱对西南联大外文系几位教授有这样的 评价:「 叶公超太懒, 吴宓太笨, 陈福田太俗」。 三、博闻强识 11. 将自己一生饱学之识汇于一册,将广袤复杂的中西文化如此挥洒自如地连接和打通。有人 称钱锺书为文学宝库、昆仑或是大海,但在我看来,《管锥编》更像是匠心别具的文化园 林,将世间文化精华移天缩地,巧妙陈置,相映成趣,打造成立体的风景,让人流连其中, 惊异忘返。我曾顺着他的目光,情不自禁地爱上了这片“文化风景”,而钱锺书正是这座“文 化园林”的向导和打理者。 12. 许多人说,钱钟书记忆力特强,过目不忘。他本人却并不以为自己有那么“神”。他只是好 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 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13. 黄永玉要写一个有关“凤凰涅槃”的文字根据,但有关这四个字的材料一点影也没有。他找 遍了《辞源》、《辞海》、《中华大辞典》、《佛学大辞典》,《人民日报》资料室,请教遍了北 京城一个庙一个寺的和尚方丈,民族学院,佛教协会都请教过了,查遍问遍北京城,一点 根据也查不出!他忽然想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救星钱先生,连忙挂了个电话,钱钟书 就在电话里帮他解决了这个难题:你去翻翻中文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第三本里可 以找得到。”黄永玉依言果然马上找到,解决了问题。钱钟书的博闻强识,的确令人叹服。 14. 钱钟书考入清华有一段佳话流传:1929年钱钟书考清华大学外文系时,数学 考试 极差,考 了15分,本应被退回,但因国文、英文两科得了特优(英文还是满分)被清华大学破格 录取,是校长亲阅试卷后定夺收下他。可以说,当年清华大学心胸的宽阔为一代才子的发 展铺平了道路。 四、乐观幽默 15. 1966年,杨绛和钱钟书先后被打成“牛鬼蛇神”,双双接受“改造”。这对于有些人来说, 简直是噩梦。但就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钱钟书也保持着一份少有的幽默。比如被迫剃 了“阴阳头”,别人会觉得受了莫大的侮辱,而钱钟书却说:“小时候老羡慕弟弟剃光头 果不其然,羡慕的事早晚会实现。” 五、童心未泯 16. 钱钟书的性格很独特,他有一般才子恃才傲物的性格,也有一般才子不具备的童心:他手 舞足蹈看《福尔摩斯探案集》,他给妻子脸上画花脸,他往女儿被窝里藏笤帚疙瘩、埋“地 雷”,他帮猫打架不怕天寒夜冷,他爱看当代侦探小说(包括克里斯蒂的),他爱看儿童动 画片,爱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 六、谦恭宽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