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18版高考生物分类题库 知识点12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12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1.(2018·全国卷Ⅱ·T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和生理作用。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以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具有调节作用,激素并没有提供能量,不能说明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发挥作用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了一定的信息后被灭活,没有体现催化作用,也不是细胞的结构组分,B、C错误。性腺没有导管,其分泌的性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靶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进机体生殖器官的发育,D正确。 【易错警示】本题易判断A或B选项正确,错因在于把激素作用的高效性和高能化合物两个概念混淆。高能化合物一般含有高能磷酸键。错选B的原因是认为激素在调节生命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催化作用。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组成细胞的结构,不起催化作用,也不提供能量。 2.(2018·江苏高考·T20)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解析】选C。人体内大多数生命活动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激素的分泌始终在进行,成年后虽然身高不再增加,但生长激素仍在不断分泌,A项错误;人体内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只有胰岛素一种,B项错误;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缓慢,作用时间长,C项正确;神经中枢大多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但也有通过分泌激素的方式来调节生理活动的,如下丘脑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生命活动,D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Ⅰ·T31)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________________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 (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之重吸收的水增多,从而使尿量减少。 (2)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升高,则吸水力增强,导致尿量增多。尿液中若含有葡萄糖,会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3)渗透压感受器存在于下丘脑。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3)下丘脑 4.(2018·全国卷Ⅱ·T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_____激素和______________激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垂体的生理作用及实验设计。 (1)题意要求用切除法进行实验,用幼龄大鼠的体重变化作为检测指标,根据以上分析:①中已经注明A组为对照组,且参考实验结果“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应该是对A组不切除垂体,只做手术创伤处理,避免手术创伤对实验的影响,B组切除垂体。③定时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说明B组体重小,生长得慢,原因是切除垂体,使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不能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尤其是骨骼的生长;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新陈代谢速率。 答案:(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 促甲状腺 【方法规律】实验设计的答题步骤 (1)认真研读题干信息,分析题目类型属于验证型实验、探究型实验、完全设计型、补充完善型、实验评价型中的哪一种。 (2)仔细审读,找准实验中所要控制的单一变量和因变量,并分析以什么指标表示或观察因变量。 (3)运用对照实验思想合理设置对照组。 (4)分析实验过程中需要平衡的无关变量,即避免 (或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现象)的影响。 (5)推敲精练语言,准确表达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及结论。 (6)通读自己的实验设计。运用实验设计所遵循的原则进行对照,检查是否有遗漏。 5.(2018·江苏高考·T30)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激素乙通过___________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 (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_______。 (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从而减少尿量。 (4)体温下降期,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