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商业银行的目标成本管理与控制 商业银行在从事业务经营活动过程中其存款利息支出、佣金、贷款和垫付款项的损失、与投资账面价值减少有关的费用和一般管理费用等构成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现代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除了要积极扩大收入来源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加强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以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按照“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现代商业银行对成本管理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事中的成本核算、事后的成本分析上而是重视事前的成本预测与规划对成本实行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管理以期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成本管理及控制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经济效益的高低关系到其能否在同业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因而成本管理受到各商业银行的关注与重视目标成本管理的实质目标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为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而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其营业成本应控制的限额或者说事先确定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奋斗目标它是一种适用于商业银行内部的约束性指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群体性是商业银行目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以目标成本为依据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支出进行全面的管理它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主要有以下区别(1)指导思想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基期的成本水平为依据考虑到计划期有关因素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来确定计划期的成本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所进行的成本管理取决于商业银行的目标利润水平(2)管理的范围不同传统成本管理的范围只局限于事中的成本管理而目标成本管理的范围是将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作为一个系统从事前的成本预测到成本的形成及事后的成本分析实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将全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耗费都置于成本控制之下(3)管理的侧重点不同传统的成本管理侧重于事后算账虽然也进行成本分析提出改进意见但改进措施的实施要等到下一个成本管理期间而目标成本管理则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按目标成本控制耗费及时分析差异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加强了成本的控制地位(4)管理责任的区分不同传统成本管理以成本的形成作为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成本指标的分解归口管理在各自责任范围内有效地控制成本强调严格划分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成本控制及其重要性为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成本控制是最关键的一环它也是管理会计中“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中心内容它根据目标成本及成本预算的要求对业务经营过程中与成本形成的有关方面进行指导、监督、调节与干预以保证目标成本和预算任务的实现按照“控制论”的观点任何一项控制活动都是实施控制活动的主体(即“施控系统”)和承受控制活动的对象(即“受控系统”)所组成的成本控制的实质是施控主体对受控对象实施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就是要对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所规定的范围内成本控制是成本施控系统对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干预使成本受控系统的输出限制在施控系统预定的目标成本和成本预算范围内并最终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这里的“成本施控系统”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各级对成本负有经营责任的单位即成本中心各级经营管理单位组成的成本中心就构成了多层次的成本施控系统至于“成本受控系统”(即成本控制对象)是指银行内部各成本中心所经营的各种“责任成本”成本受控对象是各该成本中心经营管理的责任成本成本指标作为一项综合性指标为保证成本目标与成本责任预算的实现需要商业银行各层次的成本施控网络系统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在成本施控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级成本管理责任单位及人员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积极性以保持经营目标的一致性成本控制必须遵循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由于成本形成取决于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成本控制要对成本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而且有效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2)成本效益分析原则成本控制经历了从事后的成本分析与检查防护性控制到事中的日常成本控制的反馈性控制阶段现代的成本控制不是消极地进行成本控制而应想方设法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应根据成本的效益分析和本量利分析的原理将成本与收益以及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找出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成本和最佳业务量只有这样才能将损失和浪费消灭在成本控制前从而有效地发挥前瞻性成本控制的作用(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成本控制要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成本责任中心管理人员的努力而要调动各级成本责任中心加强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有效的办法在于责权利相结合即根据各责任中心按其成本受控范围的大小以及成本责任目标承担相应的职责为保证职责的履行必须赋予其一定的权力并根据成本控制的实效进行业绩评价与考核对成本控制责任单位及人员给予奖惩从而调动全员加强成本控制的积极性(4)按目标管理的原则目标管理原来是一种由企业管理部门把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化并据以对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所进行的一种民主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包括目标利润、目标成本、目标营业收入等许多方面的内容而成本控制是目标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标成本通常是在现有的条件下能够达到的比较先进的成本限额以目标成本为依据进行管理将各项费用、成本的开支范围限制在目标成本范围内就会做到以较少的成本费用开支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5)按例外管理的原则在管理会计中对那些不正常、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叫做“例外”日常成本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通过各种责任成本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差异分析找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差异分析找出影响成本概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由于成本是由多方面成本项目构成的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为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西方国家对成本指标的控制往往根据按“例外”管理的原则进行这就是要求各成本责任中心不要将精力和时间分散在全部的成本差异上而是应突出重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差异上对于关键性的差异要查明原因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中心采取相应对策加强管理对其他的差异则可放弃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银行成本制度的建立对于正确计算、估价与管理成本建立业务经营活动法规具有重要作用一般商业银行的成本控制从时间角度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控制(1)事前的成本控制即在经营活动之前为保事前的成本得到控制而建立起来的成本控制制度在事前进行的预防性成本控制首先要根据成本习性把银行的全部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成本采用不同的成本控制制度进行限制、监督和调节在实务中对于变动成本通常通过编制弹性预算进行事前控制对于固定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可按酌量性固定成本和约束性固定成本分别进行事前控制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伸缩性较大可由银行管理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的财力负担能力确定其开支金额的大小如业务宣传费、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对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分项目事先制定一个固定预算确定一个总金额作为事前控制的依据或是通过编制零基预算的方法来加强事前的成本控制对于约束性固定成本银行管理部门的决策行动一般不能改变其数额因此对于它们的事前控制主要应放在它们未确定之前进行对约束性固定成本中的资本性支出可根据支出预算中的数据分项目制订固定预算作为事前控制的依据如银行计划在预算期内购置新设备就要按此项目分别编制与此有关的固定费用预算如折旧费、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