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内力作用与地貌
内力作用与地貌 右图为“某地岩层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是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 C.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 2.形成该地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火山地震 C.搬运作用 D.沉积作用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Y2、Y3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3-4题。 3.甲处属于 A.向斜成谷 B.向斜成山 C.背斜成谷 D.背斜成山 4.若在Y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到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m B.35 m C.55 m D.65 m 下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5-6题。 5.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6.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7-8题。 7.该国 A.地震、火山频发 B.位于印度洋东部 C.各岛日期不一致 D.受赤道低压控制 8.该新岛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 10.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① 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11-12题。 11.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A.甲-背斜岩层,由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压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12.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大理岩 B.花岗岩、流纹岩 C.大理岩、石灰岩 D.安山岩、玄武岩 下图中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13-15题。 13.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4.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15.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16-17题。 16.该国( ) A.地震、火山频发 B.位于印度洋东部 C.各岛日期不一致 D.受赤道低压控制 17.该新岛( ) A.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完成18-19题。 18.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砂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19.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南北长约720公里,东西宽约60—100公里,是加州重要的农业区。下图为部分谷地水系分布图,回答20-21题。 20.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 A.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 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 C.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 D.板块俯冲地壳水平张裂 21.与谷地东侧河流相比较,西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 A.结冰期短较短 B.水能资源丰富 C.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 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22.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指出图中A地、B地的地貌类型,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形成的主要过程。(8分) 23.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安第斯山脉的普纳高原北部,坐标为南纬15°47′,西经69°23′。湖面达海拔3821米,湖水面积大约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最深处达280米。 分析的的喀喀湖的形成过程。(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