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2013期末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苹果树下》出自以下哪个组诗?( B ) A、《博斯腾湖滨》 B、《吐鲁番情歌》 C、《果子沟山》 D、《天山牧歌》 2、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表现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的优秀长篇小说是( C ) A、《红旗谱》 B、《林海雪原》 C、《青春之歌》 D、《红日》 3、老舍话剧中被誉为中国现代话剧“经典”和现实主义话剧的高峰的是( C ) A、《龙须沟》 B、《西望长安》 C、《茶馆》 D、《春华秋实》 4、下列哪一部话剧是田汉历史剧创作的高峰之作?( B ) A、《胆剑篇》 B、《关汉卿》 C、《蔡文姬》 D、《文成公主》 5、下列哪一作品是张洁创作的“改革小说”?( A ) A、《沉重的翅膀》 B、《花园街五号》 C、《男人的风格》 D、《三千万》 6、《太阳下的风景》是( C )回忆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 A、季羡林 B、余秋雨 C、黄永玉 D、唐 弢 7、深刻展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事业追求和生活风貌的“手抄本”小说是( A ) A、《第二次握手》 B、《公开的情书》 C、《金光大道》 D、《波动》 8、下列哪一作品是杨绛散文的代表作?( C ) A、《耕堂读书记》 B、《谈生命》 C、《干校六记》 D、《女孩子的花》 9、下列属于“文化寻根”小说的是( A ) A、《棋王》 B、《受戒》 C、《游园惊梦》 D、《陈奂生上城》 10、下列哪一位是新生代诗人中“新古典主义”倾向的代表?( D ) A、韩冬 B、周伦佑 C、丁当 D、海子 11、以“文化散文”创作而引起广泛反响的作家是( D ) A、巴金 B、冰心 C、孙犁 D、余秋雨 12、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的是( D ) A、北 岛 B、舒婷 C、芒克 D、顾城 13、《绝对信号》整部剧作运用了( C )手法,描写了几个年轻人在历史巨大变革时期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苦闷彷徨的矛盾心态。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象征主义 D、自然主义 14、下列哪部王安忆创作的作品荣获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B ) A、《流水十三章》 B、《长恨歌》 C、《纪实与虚构》 D、《小鲍庄》 15、下列哪位作家不是“先锋小说”家( C ) A、马原B、余华C、徐星D、洪峰 主观题部分: 一、 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简析小说《红旗谱》的民族化风格。 答:《红旗谱》表现出成熟的民族风格,对长篇小说的民族化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①思想内容方面②语言方面朴实明快、浑厚粗犷的民族色彩。③在结构布局上,小说以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手段精心组织全篇,但又没有完全模仿古典小说的章回体写法,而是保持人物的集中、故事的独立。④表现手法上,小说以传统白描为主,又适当采用了西方的心理透视法,融会中西文化精华。 2、什么是“反思小说”?其代表性作家作品主要有哪些? 答:“反思小说”的定义。是“伤痕小说”合乎规律的发展和衔接。 最早问世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短篇《剪辑错了的故事》,此外,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方之的《内奸》,刘真的《黑旗》,王蒙的《布礼》、《胡蝶》、《相见时难》、《活动变人形》, 张贤亮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古华的《芙蓉镇》等也是反思小说中的优秀之作。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 结合具体作品,论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答:《随想录》共分为五集。内容广博,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回忆往事、怀念故人之作,全书既有较大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又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随想录》突出的思想成就,在于作者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与痛苦的经历,他站在亿万人民的立场上,对“文革”进行反思。在思想上的另一独特性还在于充满了作家的自省意识,无情地、痛苦地、赤裸裸地呈现自我。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儿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仟悔意识”结合在一起,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由作为知识分子的仟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比如巴金起初通过谈论创作自由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证明独立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如《“遵命文学”》、《“长官意志”》、《文学的作用》、《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等篇), 《随想录》的艺术价值在于文中的动人诗意。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写法的不拘一格,不受约束地抒情写意、生发议论、侃侃而谈。 2、《茶馆》的主人公王利发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 答:王利发是《茶馆》众多人物中最有光彩的艺术形象。他作为裕泰茶馆的掌柜,是贯穿全剧的重要人物。在第一幕时,正值他年富力强时,刚从父亲手里继承了经营茶馆的生意,也继承了父亲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精明、干练、谨小慎微、委曲求全、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待方式。课文中他对巡警的敲诈巧于应付,对自己公寓的房客崔久峰,能很耐心地倾听他的牢骚,尽管他不一定懂,但他不时地说一些逢迎讨好的话。作为商人,王利发具有胆小怕事和自私的特点。在旧中国的黑暗现实面前,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的王利发尽管善于经营,善于改良,也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比如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的时候,他说“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这句话蕴含了他的愁苦和愤恨。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