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血管理工作汇报(共4篇)
用血管理工作汇报(共4篇) 第1篇:抢救用血管理制度抢救用血管理制度 1、凡病人需血时,由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按实际情况开出医嘱和配血叉单交护理部,由当班或值班护士送会计处登帐。化验室按有关规定及时联系做好交叉配血工作。 2、经当班或值班护士查对无误后抽血并送化验室配血,无特殊请况配血单及血液途中不得交给病人或陪人。如遇抢救病人时医护人员不够需护理部与化验室电话互相联系并证实无误。 3、配血袋上贴上胶布,注明病人床号、姓名,配血单上医生、护士、化验员签全名,签字必须正规,字迹不得潦草。 4、护理部在输血时,由二人严格查对医嘱、配血单、输血卡无误后方可输血。 5、输血完后当班护士应将供血员卡号、血量、时间,如实填写好,以便备查。 6、在抢救危重病人必要时,无血源情况下,必须请示医院领导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自行采血与输血。 第2篇:急诊用血管理制度急诊用血管理制度 一、临床急救时,在对急救患者建立输液通道的同时,抽取两试管血液,一管留做输血前检测,一管连同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输血科备血,确保大出血时输血治疗的及时和安全;患者抢救后,要对具体程序进行规范。 二、急诊备血标本需临床医师在输血申请单上注明输血性质,连同申请单由专人送输血科,输血科接受申请单和标本时需仔细核对。输血科接到标本后,应尽快进行血型鉴定并做好配血准备。 三、若为急救病人,医生出具书面说明,并经病人知情同意,随同病人和血标本送输血科,可不经过配血(需初定血型),立即发出同型或者O型红细胞悬液;发血后立即按操作规程补做有关实验,并将结果通知临床,补发配血报告单,输血科应做好异性输血记录;若结果有异常,立即通知临床停止输血。 四、输血科值班人员遇急诊用血而库存血液不够时,白天通过医务科,晚上和中午通过医院总值班,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电话通知120到血站取血,并作好相应记录,120不得延误,否则上报院值班处理。(急诊、特殊用血或血库中库存无法满足临床需要,需要单独派车去血站取血时,患者需承担相应的出车费) 第3篇:应急用血工作预案正定县人民医院应急用血工作预案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保障紧急抢救患者的血液能快速安全输注,制定应急工作预案 一.人员组成: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成员: 二.职责 1.医务科负责紧急输血应急工作统一领导、决策和现场指挥 2.医务科负责各科室协调与信息上报,并监督预案具体实施 3.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的应急工作。 三:紧急用血标准: 1.患者失血量大于血容量20%的。 2.临床输血评估用血大于800毫升。 3.其它抢救措施已展开症状改善不明显 4.患者各项指标已达输血指南标准。 5.确定突发危重症患者或新入院危重患者。 四.预案 1.临床科室需要大量输血救治时,由医务人员立即向输血科提交输血申请单和配血标本,并在申请单上注明紧急程度。 2.输血科收到紧急输血申请单后,查看库存血量,同时组织人员快速准确无误配血,先少量配血以应急用,再继续大量配血。 3.如需血型的血量不足时,应立即通知省血液中心紧急送血。 4.一次应急用血超过1600毫升时,要履行报批手续,用血事后应按要求报医务科补办手续。 5.对于RH(D)阴性和其它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1) 如库存没有同型RH阴性血,可先输注同型RH阴性血浆,同时联系省血液中心紧 急送血。 (2) 如RH阴性患者需抢救输血,库存又没有同型血,要输注RH阳性血是抢救生命的 唯一选择,但需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输注。 a.危及生命的失血。 b.患者血清中无抗D抗体(输血前做抗体筛查)。 c.男性没有输血史。 d.女性没有输血史与妊娠史。 e.在《输血治疗同意书》基础上,告知患者家属利害关系,家属同意,报领导批准,需有文字记录,需医患双方签字备案。 五: 接到严重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群伤事件后,需大量用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按其执行。 六:总结评估与改进 对每一起紧急用血事件,进行总结评估,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对预案进行调整和修订。 第4篇:医院术中用血管理制度医院术中用血管理制度 为确保术中输血安全,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版)》的有关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输血告知 凡术中需输血者,医师应当在术前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说明输血目的、方式和风险,并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因急诊手术患者需要紧急输血,且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以患者最大利益为原则决定输血治疗方案,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后,可以立即实施输血治疗,同时备案并记入病历。 二、输血申请 (一)临床医师应根据《临床用血技术规范》掌握各类成分血输血指征,对患者术中用血情况进行评估,根据《临床用血分级管理制度》进行用血申请,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如术前评估患者术中有大出血可能时,应提前做好大量用血审批,待血液落实后,方能安排手术; (二)为保护血液资源,减少异体血的输注,降低输血风险,对符合条件的平诊患者和择期手术患者,经治医师应当动员、鼓励患者自身贮血、自体输血; 1、术前贮存式自身输血: (1)患者身体一般情况好,血红蛋白>110g/L或红细胞压积>0.33; (2)患者签字同意; (3)每次采血量不超过500ml(或自身血容量的10%),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3天,由输血科、临床科室负责采集血液; (4)按相应的血液贮存条件,手术前3天完成血液采集; (5)采血前后可给予铁剂、维C及叶酸等治疗(有条件的可用促红素); 2、手术中自身输血及其他血液保护措施 (1)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①条件:患者全身情况良好,血红蛋白>80g/L或红细胞压积>0.25; ②血液稀释程度:一般红细胞压积不宜低于0.25;血红蛋白应维持在80g/L以上; (2)术野自身血回输:超过4小时的开放性创伤、剖宫产术、胃肠道、管腔内腔穿孔、恶性肿瘤等不宜行术野自身血回输; (3)减少出血:如运用电刀、超声刀及微创手术,控制性降压技术,同时尽量避开血管; (4)应用血液替代品:如静脉替代液; 为减少输异体血,应尽可能多项技术一起应用,即术前自身贮血、术中稀释式自体输血及血液回收可以联合应用,但在使用稀释式自体输血时,血液动力学监护及严格维持正常血容量是很重要的;对不符 合以上条件或采取了以上措施仍不能解决问题的患者,医师在术前术中术后应对这类患者进行用血前评估,并按病情需要备血、输血。 三、取血核对及血液发放管理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持取血单及取血冷链箱到输血科取血; (1)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受血者姓名、年龄、性别、病案号、床号、受血者ABO血型及Rh(D)血型、献血者ABO血型及Rh(D)血型、血液有效期及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检查血制品是否有凝块、混浊、变色,血袋有无破损、漏血、标签是否清晰完整、献血员条形码是否与输血记录单条形码一致,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