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
` ICS35.240.80 CCS C07 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国国家家标标准准 GB/T XXXXX—XXXX 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 换 Health managementInation access and data exchange of telemedicine platt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 TEXTGB/TTEXTXXXXX—TEXTXXXX I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缩略语.2 5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架构 2 6平台数据前置机交换技术要求.3 6.1总体要求.3 6.2远程医疗平台数据交换实现流程.3 6.3数据交换接口方式.4 6.4前置机数据库交换接口规范.4 6.5前置机服务交换接口规范.5 6.6交换数据质量规范.6 6.7基础设施规范.7 7健康设备接入规范.8 7.1间接接入一般要求.8 7.2直接接入一般要求.9 7.3协议功能要求.9 7.4安全要求.9 8智能音视频设备接入要求.9 8.1设备身份标识与鉴别.9 8.2访问控制.9 8.3网络连接与端口.10 8.4安全审计.10 8.5数据安全.10 8.6运维管理.10 附录 A(资料性)远程平台信息交换内容. 12 A.1概述.12 A.2目标.12 A.3交换数据范围.12 附录 B(资料性)远程平台设备接入流程. 15 TEXTGB/TTEXTXXXXX—TEXTXXXX II 前言 “健康管理”系列标准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健康管理 终端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协议规范; ——第二部分: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 ——第三部分:健康管理 健康信息存储架构; ——第四部分:健康管理 远程问诊及监测; 本部分为“健康管理”系列标准的第二部分。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42)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海南省教 育厅,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协创新战略 研究院,中国老龄协会,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标准质量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树理、韩丽娜、宋晓伟、何昆仑、曹献坤、王国威、赵园园、范科峰、王文 峰、闵栋、任冠华、任鹏、任福君、胡福君、刘丝雨、杨利飞 TEXTGB/TTEXTXXXXX—TEXTXXXX 1 健康管理 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医疗平台中的信息接入和数据交换要求, 包括远程医疗平台与其余各级系统卫生服务 系统以前置机方式交换信息通信规范、个人健康设备接入和智能音视频接入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远程医疗平台的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功能的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0090.1-2012 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1部分:系统 GB/T 20090.2-2013 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2部分:视频 GB/T 20090.4-2012 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4部分:符合性测试 GB/T 20090.10-2013 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10部分:移动语音和音频 GB/T 21062.3-2007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GB/T 25068.2-2020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 第2部分:网络安全设计和实现指南 GB/T 32420-2015 无线局域网测试规范 GB/T 37733.1-2019传感器网络 个人健康状态远程监测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GB/T 38632-2020信息安全技术 智能音视频采集设备应用安全要求 SN/T 5024-2017 局域网网络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 利用电信技术提供远程医疗、医学教育和健康教育。 3.2 远程医疗平台telemedicine plat 利用电信技术提供远程医疗、医学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网络平台。 3.3 前置机Front-end computer 位于交换客户端和中心端之间,起到数据交换耦合作用的设备。 3.4 公共卫生机构public health institutions 一切能够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机构。 3.5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TEXTGB/TTEXTXXXXX—TEXTXXXX 2 主要为服务辐射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机构。 3.6 数据交换data exchange 在多个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为任意两个终端设备建立数据通信临时互连通路的过程。 3.7 智能个人健康设备intelligent personal health device 具有直接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提取信息能力的个人健康设备。 3.8 非智能个人健康设备non intelligent personal health device 需要第三方设备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个人健康设备。 3.9 终端terminal 端点系统,提供与另一终端、网关或MCU的实时、双向通信。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CDA:临床文档结构(Clinical Document Architecture) IHE:集成医疗企业医疗健康信息集成规范(Integration Healthcare Enterprise) PID:患者ID域(Patient Identifiel Domain) PIX:患者身份交叉索引(Patient Identitier Cross-referencing) XDS:跨企业级文档共享技术框架(Cross Enterprise Document Sharing)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SD:可扩展标记语言架构定义(XML Schema Definition) 5远程医疗平台信息接入与数据交换架构 远程医疗平台的数据交换是远程医疗平台信息系统与其余各级医疗卫生系统通过前置机进行交互, 主要通过前置机数据库交换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