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带答案38
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考试题带答案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时,无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正确答案: 错误 2. 日常的粉尘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A.粉尘浓度 B.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 C.粉尘分散度 D.粉尘的荷电性 正确答案: ABC 3.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规定零售场所面积不小于()平方米,其周边()米范围内,不能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 正确答案: 10、40 4.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 A.审核 B.备案 C.批准 正确答案: B 5. 下列不属于物理灭火方法的是( ) A.化学抑制灭火法 B.隔离灭火法 C.冷却灭火法 正确答案: A 6. 矿床是指地壳内部或表面富集的有用矿物或组分 正确答案: 正确 7. 矿井局部通风按台风动力形式的不同,可分为() A.局部通风机通风 B.导风板通风 C.矿井全压通风 D.引射器通风 正确答案: ACD 8. 下列矿山火灾属于外因火灾的是() A.爆破作业引起的火灾 B.使用明火引起的火灾 C.含硫矿体的自燃 D.电气设备火 灾 正确答案: ABD 9. 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A.技术负责人 B.安全部门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 正确答案: C 10. 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和检修输电网路时,应共同制定安全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正确答案: 正确 11. ()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保障 A.安全投入 B.安全法律 C.安全制度 正确答案: A 12. 竖井提升,应有清理井底粉矿及泥浆的专用设施 正确答案: 正确 13. 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正确答案: 错误 14.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要求,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 A.完整 B.详细 C.全面 正确答案: A 15. 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经营单位需要延期的,应向()提出换证申请 正确答案: 原发证机关 16. 新进矿山的井下从业人员 ,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40小时 正确答案: 错误 17. 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A.安全设施设计 B.施工设计 C.设计图 D.范围 正确答案: A 18.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证物 正确答案: 正确 19. 每个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正确答案: 正确 2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时,应由()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 A.事故调查组 B.事故发生单位 C.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 A 21. 《消防法》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正确答案: 正确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 A.安全评价 B.安全验收 C.安全检查 D.安全条件论证 正确答案: A 23. 采矿方法设计应包括矿房和矿柱回采,地压管理,空区处理可以不考虑 正确答案: 错误 24. 烟花爆竹存储场所的电气线路可以采用绝缘电线明敷或穿塑料管敷设 正确答案: 错误 25. 当前在采矿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生死合同”此合同 () A.有效 B.可变更 C.无效 D.可撤销 正确答案: C 26. 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的罚款。谎报或者螨报事故的;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的;事故发生后逃匿的。 A.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 B.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C.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 正确答案: B 27. 工业上使用的氧化剂要与具有()远远分离 A.还原性物品 B.惰性气体 C.氧化性物品 D.高锰酸钾 正确答案: A 28. ()应持证上岗 A.特种作业人员 B.新人厂人员 C.复岗人员 D.转岗人员 正确答案: A 29. 矿井通风系统的每台主扇都应具有相同型号和规格的备用电机,并有能迅速调换电机的设施 正确答案: 正确 30.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划分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主要依据是人员伤亡或() A.直接经济损失 B.间接经济损失 C.社会影响范围 正确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