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数量积》微格教学展示活动反思与总结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平面向量数量积》微格教学展示活动反思与总结 《平面向量数量积》微格教学表示活动反思与总结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们通过微格教学这一形式表示备课组的一次教研活动。在这节课中,力求突出高三复习课特点,以两道例题为切入点表达课堂反应环节。我们将举行五个环节的表示:1.简介微格教学。2.市双优课获奖者陈x老师的微课表示。3.组内评价环节。4.教师反思环节。5.活动总结。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1963 年产生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是通过缩减的教学实践,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操纵的条件下举行学习。它是建立在教导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根基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教师角色由师范生扮演,学生角色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或真实学生来扮演,教学评价人员由被培训者的同学或指导教师组成。 根据本次教研的总体安置和学校现有处境,我们对微格教学的形式做了适当的调整。考虑到全组加入,因此确定了青年教师作为学生角色,老教师举行评价的形式。 在接到任务后,我们举行如下工作:首先在教研组长段淑芬老师的指导下,陈x老师选择了平面向量数量积这一节内容,在打定了两周之后,我们于10月16日举行了第一次研讨,老师们专心打定,积极参与,对课堂的一些环节举行了议论,提出观法和建议。问题主要表达在两方面:1、如何表达教师的主导作用。2、如何完成对学识点的温习反应。此外,段老师对解题的方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陈x老师基于大家的建议重新整理修改,10月20日全组举行了其次次演练。这一次,陈x老师将学识点的复习高明的融入了题目中,提防了对每种方法的提炼,并且对于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举行了探索。进一步对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举行了挖掘和深化。之后老师们主要针对以往教学中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举行了议论,如,坐标法中不敢设参问题。从定义启程,两模一角,可转化为投影问题,进而用平面几何性质解决等问题。 10月22日,我们邀请区教研员胡xx、王xx二位老师到场观摩,举行了第三次模拟。胡老师对教研表示的次序提出了修改观法。 陈老师这节微课表示的是《平面向量数量积》高三复习课的反应环节。根据新课标中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了解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管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举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的要求。陈老师突出数量积的定义的应用,从两模一角到数量积与投影的关系,使内容的安置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并解决了坐标法应用中设而不求的难点。本节课紧紧围绕新课标向学识纵深处举行挖掘。既立足根基学识的掌管,又提防解题方法的总结概括,较好的得志了学生对高三复习课的要求。可惜的是,我们没能给大家呈现她最初课堂面貌,不能表示这节微课反复磨合修改的过程。经过反复的试讲和议论,今天微课中每个解法和思路都是陈老师与组内同仁们聪慧的结晶。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受益匪浅,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 另外,通过此次微课表示,我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是主体。现代课堂教学设计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提防调动教学系统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执教老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才能并进展学生智力。而微格教学具备:1 理论联系实际,2 目的明确,3 重点突出,4 反应实时,5 自己“教导”自己,6 利于创新,7 心理压力小,8 施教真实等特点。正好为大家供给了这样一个提高的平台。梦想我们的尝试,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确定作用。 我们的尝试还有好多缺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同仁批评指正。感谢大家! xx一中高二数学备课组 20 xx-10-23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