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
小学教师的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帮助教师知道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征、功能及基本要求,深入思考新时期我们应该提倡什么样的师德,从教师职业生成的角度正确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显著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训对象 我镇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已参加市级及以上骨干培训的教师可以不再参加本地的集中理论培训,但须参加校本培训,并发挥引领作用)。 三、培训内容 1、《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2、《教师职业道德》 3、《教师职业道德案例库》 4、《教师心理素质教育》 5、《师德启示录》 四、培训形式 采取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集中培训时间为一天,由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实施。集中培训力求做到精心组织,全员参与,严格考勤,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学习资料帮助教师理清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学习指导,督促教师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要以教师的教育实践为基础,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重视教师的实践反思,精心组织各具特色的校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感悟,从感悟到领悟,从领悟到行动上的追求,逐步形成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五、培训安排 1、准备阶段(xx年8月——xx年1月)。 主要工作: 1)调研摸底,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 2)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 3)根据《镇海区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的指导意见》和《镇海区《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并在xx年2月17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4)推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辅导员一名,并在xx年1月13日前报镇海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审核确认。 2、实施阶段(xx年1月——xx年4月)。 主要工作:2)组织集中培训。 时间:上午八点。 地点:骆驼中心学校报告厅 培训对象:九龙湖镇中心(包括完小)所有在职的`小学教师 主讲:师德培训讲师团成员 要求: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组织者:教师进修学校 3)组织校本培训。 从xx年2‘月至4月,认真实施学校《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校本培训计划,至少精心组织6次校本培训活动,重点围绕《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联系自身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挖掘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选择主题开展师德讨论,并与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和教师政治学习活动相结合,重视师德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交3次培训作业(作业内容自定),要把培训教师的出勤和作业情况及时记录在培训考核表上,并按要求上交培训考核表。 3、考评阶段(xx年4月底——xx年5月)。 主要工作: 1)书面考试。4月底组织闭卷统考,主要考查教师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省统一命题,区进修学校组织考试、阅卷。考试不合格(60分以下)的教师允许有补考机会,但补考前必须重修。考试作弊的教师本课程总评不合格,并记录在案。 2)过程考核。主要通过对参训教师培训期间的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出勤等情况的观察记录,给予培训过程恰当的综合性评价。在4月底,完成《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考核表并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3)学分登记。过程考核和书面考核合格后,由进修学校发给单科合格证书,并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中记入相应学分,《师德与教师职业》计36学分。如考核不合格,则不能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4)总结评价。xx年4月底建立《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档案(包括校本研修计划、考核表、培训总结、每位教师的学习笔记、3次作业等资料),同时将《师德与教师职业》课程培训总结及时上交区教师进修学校德育教研室。 【以下为推荐内容,可自行删改!】 【推荐一:《公司运营班组长培训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提高班组长的业务素质和生产管理水平,根据20××年公司培训计划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培训对象: 各项目班组长及储备人才 二、培训地点: 沙湾培训基地 三、培训时间: 20××年6月15—21日 四、培训方式: 采取集体学习讨论的形式以及户外体验式 五、培训目的: 1、正确认识班组长自身的角色,全面履行班组长职责。 2、学习班组长应该具备的现代管理知识,尤其是现场管理。 3、通过对班组长要求的学习,认识自我的不足,提高自身素养,带领好自己的团队。 4、掌握班组长应该具备的各项管理技能,结合自己的 现场工作经验,进一步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管理行为,发挥更大的生产及管理潜力,提高综合素质。 六、模拟分析企业问题诊断: 1、操作层(员工)的问题:对抗与冲突 (1)、对公司的规章制度明知故犯 (2)、职业精神严重缺失 (3)、对主导文化不理解,存在逆反心理、对抗心理,表现为各层面的冲突。 2、基层管理者的问题:管理终端失控 (1)、对严重的问题视而不见,习以为常,如睡岗现象。 (2)、基础管理薄弱(有制度,不能落地)。 (3)、基层管理者无为(不会管、不敢管、不能管)。 (4)、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不能找到本质原因去解决,屡战屡败。 (5)、基层管理者对岗位职责、责任不能真正理解落实到位。 (6)、基层管理尚未升级、转型,从过去的强制性落实、实施政策,转为发动员工和激发员工,让全员参与管理的文化管理推动。 (7)、过分依赖制度、过分依赖考核,过分依赖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基础管理相对传统。 七、培训内容: 通过上述问题诊断,谈谈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一名班组长对自身的认知、作用和使命,以及班组的现状分析,班组现存在那些问题来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谈谈自己以后将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并要通过哪些整改措施来改善所在班组中出现的问题。 八、培训效果检查 根据培训的内容,获得体会和启发,认真总结,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所在班组现存的问题,以及以后将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来撰写《培训总结报告》及《班组管理改善措施办法》。 通过整改措施来改善班组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班组管理的质量。 以上计划妥否,请领导审核。 【推荐二:《保育员营养员培训计划范文》】 一、树立正确的卫生保健观念,把卫生保健工作和素质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不但没有生理上的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根据这一定义,衡量一个幼儿是否健康,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去理解,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的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发育,没有任何缺陷,而且还包括: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