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优势病种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022年优势病种 骨伤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严格执行国家公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急症诊疗模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片面、证候片面、治法片面)》、《中医病案模范》、《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等中医骨伤科的有关技术标准与模范。 对骨伤科专科的重点、主要病种,我院已对5个骨伤科优势病种制定了较为完整的诊疗方案,并在诊疗方案中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创办期间进一步制定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心内科优势病种临床诊疗方案3种。已制定的片面临床诊疗模范如下: 一、项痹病(颈椎病) (TCD编码:BGS000、ICD-10编码:M47.921) 【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现代医学根据解剖特点认为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更, 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或脊髓而展现的一种病症繁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症候群。 本病属中医“痹症”、“颈肩痛”、“颈强”等范畴,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本病常因年老体衰、肝肾缺乏、筋骨失养;或久坐耗气、劳损筋肉;或感受外邪、客于经脉,或扭挫损伤、气血瘀滞经脉痹阻不通所致。 【病名】 中医病名:项痹病 西医病名:颈椎病 【诊断】 参照2022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发病缓慢,以头枕、颈项、肩背、上肢等部疼痛以及举行性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症。轻者头晕、头痛,恶心,颈肩疼痛,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重者可导致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二)西医诊断标准 1.颈型 颈肩臂痛及肩部酸沉胀痛,颈项部发僵发硬,活动受限。颈项部肌肉痉挛,局部可触及条索状物或钝厚感,项韧带压痛。影像学检查无明显阳性表现。 2.神经根型 发病率最高,主要病症为:疼痛向上臂、前臂和手指放射,手指有麻木过敏、异样感,手指活动不灵、仰头、咳嗽、喷嚏可加重疼痛,肩胛、上臂、前胸区有疼痛感。患侧上肢皮肤感觉减退,肌力减弱,椎间孔挤压或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平片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散,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变更征象。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处境。 3.交感神经型 表现为颈肩痛伴头晕、偏正头痛、枕部疼痛、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瞳孔散大或缩小,甚至失明。 眼窝肿痛、心跳加快、心动徐缓,心前区疼痛,肢体发冷,肢体、头颈、面部、发麻疼痛。 X线、CT、MRI等检查结果与神经型颈椎病好像。星状神经节或颈上交感神经节封闭有效。 4.椎动脉型 颈肩痛伴眩晕、恶心、呕吐等。表现为椎间隙狭窄,颈椎不稳或颈椎关节骨质增生、手压迫或刺激,动脉血流暂时受阻, 因痉挛而 阻塞或阻塞。颈椎后伸、侧屈到确定程度时眩晕加重,转头或击顶试验阳性。 5.脊髓型 早期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以后进展为四肢无力、持物坠落、行走不稳、步态笨拙、似有踩棉感、束带感、性功能障碍、大小便操纵才能减退等。膝、踝反射亢进,霍夫曼氏征、巴彬斯基氏征等阳性。腹壁反射、提睾及肛门反射可减弱或消散,可有踝阵挛或髌阵挛等。X线平片表现与神经根型好像。脊髄造影、CT、MRI可显示脊髄受压处境。脑脊液动力学测定、核医学检查及生化分析可反映椎管通畅程度。 6.混合型: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病症者。 【辨证】 (一)痹痛型 颈项拘急疼痛,常在体虚受邪之时而发,或久卧高枕,长期低头工作所致。颈痛牵掣上臂,项强难以回想,发病急骤,舌苔薄白,脉浮紧。 (二)气滞血瘀型 颈肩部疼痛如针刺刀割,手指麻木,伴蚁走感,或面部刺痛,唇颊发麻,病程较长,舌暗紫,脉弦涩。 (三)肝阳挟痰型 多见于年过五旬之人,颈臂酸痛重着,伸展不利,伴有头晕、目眩、恶心,甚至猝倒,常有烦躁易怒,面红潮热,舌红苔黄腻,脉濡 数。 (四)肝肾亏虚型 颈肩隐隐酸痛,动那么甚之,头晕耳鸣,腿软乏力,强直发颤。阳虚者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沉迟细;阴虚者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盜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五)气血两虚型 颈项酸楚,转侧不利,肢体麻木,活动无力,神疲乏力,面色苍 白,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1)痹痛型 治法:养筋通络,活血止痛。 方药:葛根加桂枝汤加减。 葛 根15g 白 芍12g 桂 枝6g 续 断12g 木 瓜9g 川 芎12g 桑寄生12g 独 活12g 甘 草6g 常用中成药:风湿骨痛胶囊等 2)气滞血瘀型 治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桃 红9g 红 花6g 川 芎9g 香 附9g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