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专业实践报告
播音专业实践报告 播音专业实践报告范文5篇1 XX 年七月中旬的一天,我与另外三位同学,带着学院的实习举荐信,来到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起先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历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RI )创办于 1941 年 12 月 3 日 ,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其宗旨是“向世界介绍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世界,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情”。电台目前运用 43 种语言( 38 种外语和汉语一般话及 4 种方言)向全世界广播,共有 38 种外语干部近 800 人,编辑记者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近 600 人,外籍工作人员 101 余人。 我们实习所在的部门是华语环球广播中心的广客闽潮节目部。 华语广播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运用母语向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及其他人士传递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其对象是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胞,中国驻各国使领馆人员,中国驻外机构人员、劳务合作人员、远洋海员、中国留学人员,新移民,以及懂汉语和正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士。 现在,华语台共有编辑、记者、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68 名,设立了包括广州工作站在内的 10 个华语台台属机构。 依据各自运用的方言,我们几个实习生被分别安排到潮州话、客家话、广州话三个不同的节目部。实习的第一天,除了办好实习报到手续之外,便是回办公室熟识领导、同事们的称呼和职务,并由每个节目部的负责人给我们介绍节目的制作流程,安排实习的工作任务。 我所在的潮州话节目部,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固定的对外广播节目,其中,除了每日必有的“特色新闻”之外,还有时事报道、中国周刊、世界周刊、潮汕艺苑、工夫茶座、四海潮人、听友信箱、今日侨乡、五彩周末、乡音乡韵、在中国旅游、侨讯专递、动感中国、视点、经济纵横等栏目。 实习的头几天,我每天所负责的工作便是担当潮汕每日特色新闻的编辑工作。也许步骤就是在网上链接相关的潮汕地方网,阅读并摘选两三条当天发生在潮汕地区的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新闻,进行规范地编辑,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批,一旦符合要求,就可以干脆交给播音员,在当天的节目中播出。 不过这样看似轻松简易的工作,做起来却并非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由于是刚进台的新手,对广播新闻的要求没有完全彻底地了解,因此,在编辑的过程中,对新闻的种类、地域性、内容、字数把握得不很好,一起先,常常得经过主任大刀阔斧地修改甚至冒着全军覆没的危急才能压缩出两三条完备的新闻。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慢慢驾轻就熟,主任签发稿子那一刻千金难买的笑容最终出现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习的工作任务也由少到多,从易到难。除了每天必做的编辑新闻之外,我起先做起“四海潮人”栏目的编辑工作来。从起先的听节目、做记录、比较并探讨该栏目的特点,到最终完成整期节目的策划和文稿编辑工作,这当中遇到许多困难,也动摇过、放弃过,但坚持到最终,当回头看看自己这一步步走过来的历程,觉得自己好像一夜之间学到了许多,从起先的一个悠闲的实习状态转变到富有挑战性、考验耐性与毅力的过程,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工作的热忱与激情,更多的是自信念与成就感。 实习期间,我们还经常跟随前辈们到播音室参观,并学习他们录播的步骤和音频软件的简洁操作方法。由于台里的制度规定凡是被聘请进台的员工须培训半年以上方有资格播音和独立主持节目,所以作为实习生的我们天经地义未能获得机会亲身体验一回在这种国家乃至国际级别的电台里播音的感觉。不过,缺憾之余,我们还是很庆幸自己能有机会得到这一个月的学习和熬炼机会,最重要的是,能在实践中运用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学问,从课堂到社会的跳动过程,我们检验了自己学问上的缺陷,更加明确了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实习的最终一天,我们满怀着一颗感谢的心,和这个月来朝夕相处、曾经帮助和教育过我们的几位同事以及已经在台里工作的两位 00 级师姐共同聚餐。那餐,是我这个月来吃得最香最饱的一顿,因为我不仅汲取了养分丰富的粮食,还收获了沉甸甸的实习阅历。我很感谢学院给我这次机会,很感谢实习期间帮助过我的每一位挚友,我肯定会把这一个月来实习中所积累的实际工作阅历带回课堂中加以总结,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提高,为自己争光,也为学院争光! 播音专业实践报告范文5篇2 过在学校一年来对专业的学习,暑假期间我来到河南电视台进行专业实践,一是为了自查自己一年的学习成果,二是通过真正的实践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通过这20天的学习我不仅在专业上得到了提高,在其它方面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一)专业方面的相识 在大一一年我初步学习了如何发声,如何领悟把握稿件等,但是都只是基础课程,虽然在学校电视台也有一些熬炼,但是和真正的电视台工作相比那些远远不够。 暑假实习我来到的是xx电视台,被支配在频道《xx》节目组,刚到办公室节目主编让我填写个人简历,特殊是在高校的一些实战经验,可能是因为在校台有肯定的采访主持阅历所以被派到外采记者一组,学习如何采访以及做出镜主持。因为这档节目和“税”联系比较亲密,而且专业性较强,假如你不懂国家基本税收政策,没有刚好了解税务工作最新方针就会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刚起先的几天每天晚上我都会上网查询和税收有关的学问,了解什么叫个人所得税,什么叫进出口退税……与此同时常常和台里老师询问学习出镜采访的要领和方法。 1、电视台不是港湾,是战场 几天之后主编让我跟随台里记者在郑州二七广场对过路行人进行随机采访,老师示范之后就交给了我,说真的以前采访对象都是学校相识的同学,现在突然变成采访生疏人虽然表面镇静可是心里还是一个劲的打鼓,刚起先的时候遇到了一些路人不情愿接受采访,那就接着找下一个目标,有些路人面对镜头结结巴巴说不出我们想要的内容,有些是长篇大论的说却不点题须要你引导他,那每天气很热,再加上第一次采访心里有点惊慌,简洁的街头采访耗费了我们不少的时间,采访完了后背全是汗水。回到台里交到后期去剪辑,牛老师剪完之后才发觉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能用的只有短短几分钟而已。晚上下班之后钱老师(记者)和我闲聊他说:当你拿起话筒和你的受访人谈话时,他们没有把你当成实习生而是把你当成真正的记者,这个时候你的自信就显的更加重要,电视台不是港湾,是战场。细致想想假如自己在学校没有把专业学问学好学扎实,那么真正到了电视台再让别人教你是不行能的,到时候不仅会让别人看不起你还会耽搁了自己的前程。 2、机会总是给有打算的人打算的 在学校的日子真的很华蜜,老师手把手的交给你专业方面的学问,假如你有地方做的不好老师会耐性的告知你教你,但是来到电视台就不同,虽然你是一个实习生不是真正的主持人,可台里的老师不会主动告知你要做什么,事前要留意什么问题。只有靠自己去留心视察仔细学习,在电视台假如自己不主动吸取学问,谁都不会告知你。“机会总是留给有打算的人”这句话可能是我这次实习感受最深的了。 我所在的节目属于日播节目,节目不仅要求质量,而且要求速度。在我来的其次个星期节目主持人因为一些缘由不能主持,通过出镜记者的举荐,加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