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工艺管理制度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焦化厂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艺管理制度的组织职责、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指导书、工艺变更管理、生产过程工 艺管理、工艺事故管理、工艺质量记录管理、技术开发等内容。 本标准合用于十一矿劳动服务公司焦化厂生产中的工艺管理。 2、组织职责 2.1 全厂工艺管理由厂技术部门管理,其他各部门配合,总工程师主管。 2.2 全厂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工艺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管理负责。 2.3 对生产中工艺异常问题,由技术部门和车间共同进行分析,提出改善意见,车间进行实行,鼓励车间为提高产 品质量,减少消耗所进行的 QC 等活动。 2.4 技术部门负责全厂工艺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对涉及生产技改工艺辅材采购计划进行审核。 3、工艺规程和岗位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3.1 全厂各车间各工段都应有工艺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操作过程复杂的工段必须有岗位作业指导书。 3.2 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及产品标准,由项目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组织编写试行稿,由技术部门审 核,厂长批准实行。 3.3 对原产品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修改由技术部门组织,车间相关人员配合进行。 3.4 技术部门对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的实行进行监控,对工序质量偏离控制范围的情况及时进行纠正。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4、工艺变更 4.1 工艺变更范围涉及: 生产能力变更,管线的改动,重要操作方法改变,工艺参数改变,指标测试手段改变,阀门的增减,控制方案的改 变以及化工设备、生产原料的改变等。 4.2 工艺变更程序 4.2.1 进行工艺变更时,需由车间主任提出具体工艺方案,(必要时须有物料衡算和工艺流程图),以书面形式报 技术科,并填写工艺变更审批单。 4.2.2 技术部门接到工艺变更报告后,组织车间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并根据验证报告报厂长审批。 4.2.3 工艺变更后,由技术部门负责对有关技术标准及时进行修订。 4.2.4 对重大工艺变更,直接由厂技术部门制定技术方案,并由邀请专家论证,报上级部门批准后组织实行。 5、生产过程管理 5.1 技术部门为不合格产品的归口管理部门。 5.2 生产车间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对生产中出现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时,由技术部门负责评审处置办法,并发放产 品质量跟踪单,由生产车间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标记控制与跟踪。 5.3 对生产中的不合格产品,车间应查明因素,并制订有效纠正和防止措施,技术部门为纠正和防止措施的管理部 门。 5.4 关键过程管理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5.4.1 关键过程是指对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或不稳定的过程。 5.4.2 质量不稳定或重要的产品在必要时由厂技术部门设立关键过程,由车间对工艺参数实行连续监控,车间定期 对过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技术部门定期检查。 5.4.3 关键过程的能力达不到规定期,由技术部门和生产车间组织人员查明因素,及时建立纠正措施提高过程能力; 短期查不出因素的应组织人员进行技术攻关,保证过程能力处在受控状态。 6 工艺事故的管理 6.1 工艺事故的分级按上级有关文献规定。 6.2 事故解决应遵循的三不放过原则:事故因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及周边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 制定防止措施不放过,具体执行焦化厂安全管理制度。 6.3 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告知厂调度室并组织抢险,重大以上事故要报上级有关领导。 6.4 对工艺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应在三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上级部门。 7 工艺质量记录管理 7.1 工艺记录重要涉及岗位操作记录,生产交接班记录,质量分析记录,巡回检查记录(工艺、设备、机修),工 序能力分析记录,工艺月度总结,工艺变更文献等。 7.2 工艺质量记录规定 7.2.1 记录规定真实、准确、及时,无涂改、无超前和滞后现象。 7.2.2 原始记录必须字体清楚,仿宋化。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7.2.3 记录有误时允许及时更改,更改率≤3‰。 7.2.4 记录保持清洁、完整,并按规定及时装订。 7.3 工艺质量记录的保管 工艺记录由车间委派专人负责收集保管,全厂工艺质量记录由技术部门保管。 8 奖惩办法 8.1 对工艺改善及新产品开发、工艺管理做出奉献的职工给予奖励,奖励办法按上级部门及焦化厂有关文献、规定 执行。 8.2 对违反工艺管理规定,对产品质量和消耗导致影响,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导致损失的人员进行考核,按《专业管 理考核办法》执行。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工艺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1、目的: 为加强十一矿焦化厂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全厂各生产车间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合用范围: 本规定合用于全厂各生产车间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职责范围: 技术部门是工艺技术控制的归口管理单位, 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 组织工艺文献(涉及生产工艺安全规程、 生产原料使用标准、外购原料分类明细表、生产过程中间体标准、质量控制点方框图等)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 理。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负责各生产单位工艺文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4、规定内容 4.1、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 4.1.1 各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 为保证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车间要对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4.1.3技术部门对各生产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巡检,每周检查2至3 个单位, 每月对全厂各生产单位进行汇总, 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4.2 工艺变更的管理 4.2.1 通过技术改造后,工艺需要变动的,生产单位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文献, 并按《文献控制程序》填写《文献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制(修)订申请单》报技术部门。 4.2.2 调度室将根据实际情况逐项进行贯彻审核,必要时召集有关人员评审拟定,组织对修改的内容进行会签,报厂 长批准,按《文献控制程序》对文献进行修订。 4.2.3 工艺控制指标一经拟定,各车间必须严格执行,如因某种情况工艺指标需进行变更,应及时书面申请报技术 部门,经厂长批准,试用一个月合格后,拿出试用报告,再按程序办理执行。 4.3、关键工序的拟定及工艺指标的管理 4.3.1 产品生产工艺拟定后,技术部门应依据关键工序的拟定原则,组织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进行拟定。 4.3.2 关键工序拟定后,由生产车间对关键工序以质量控制点的方式进行标记。 4.3.3 关键工序拟定、标记后,技术部门到现场进行检查核算。 4.3.4 关键工序工艺指标的执行情况必须有记录, 技术部门每月抽检覆盖率为 100%;一般工序工艺指标,可根据实际 生产经验,对部分重要指标执行情况进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