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诊疗常规标准
眼科诊断惯例标准 .~ 1.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手术适应症 :一般来说,除晶状体脱位,几乎所有种类的白内障均可 作囊外白内障摘除术,特别合用: 1.成熟或靠近成熟的老年性白内障。 2.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发生玻璃体脱出或玻璃体于角膜粘连 惹起的角膜水肿。 3. 眼内需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者。 4.30-35 岁以上,已有硬核的外伤性白内障。 5.伴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 6.有宽泛虹膜后粘连或玻璃体状况不明的并发性白内障。 7.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发生视网膜离开或手术眼过去患视网 膜离开。 8.第一眼作白内障囊内摘出术,术时发现晶状体悬韧带特别强韧或术 后发生瞳孔阻滞者。 手术禁忌症: 1.晶体脱位或半脱位。 2.其余浑身或局部疾病不合适做白内障摘出手术者 手术方法: 1.开睑 开睑器开睑或缝线开睑 2.做上直肌牵引缝线用闭合的单齿镊在12:00 方向顺结膜面向上距 角膜缘 8mm 处夹住上直肌的肌止缘,使眼球向下转, 而后在肌止缘 26 / 26 .~ 的肌腹穿过 1-0 丝线,过针时缝线的针尖切勿刺向巩膜,免得穿破巩 膜,拉紧缝线,用血管钳固定在手术巾上。 3.做结膜瓣做结膜瓣以12:00 方向为中心,沿角膜缘剪开球结膜约 120°范围,而后向穹窿部方向做钝性分别,裸露上方巩膜约3~5mm 宽,炙烤器进行表面炙烤止血。 4.做角膜缘板层切口以12:00 方向做角巩膜垂直 -倾斜板层切口,深 度约 1/2 厚度,切口长度依据术前晶体核大小加以预计,一般为 120° 弧度。 5. 截囊 (连续环形撕囊法)粘弹剂保持前房下,截囊针在前囊中心穿刺,撕囊镊伸入前房将前囊做环形扯开并拉出, 将前囊膜扯开成一个无锯齿状缘的圆滑圆形切口。 6.延长切口用角膜剪的钝头刀页插入前房,依据晶体状体核的大小确 定切口长度,并使内外切口大小一致,切口往常为120°弧度。 7.挽出晶体状体核 挽出晶状体核前降灌输液注入晶状体前囊下,或晶状体皮质与晶状体 核之间,用水压作用使晶状体核松动,在粘弹剂保持前房下,右手持 斜视钩(或近似器材)压迫6:00 方向的角膜缘内侧,使已经游离的 晶状体核上方翘起, 注射斜视钩不行沿角膜滑动,免得角膜内皮与晶 状体核接触致使内皮损害, 右手操作同时,左手持镊子轻压切口后唇, 使切口呈鱼嘴样张开, 晶状体核载双手共同作用下, 慢慢向移向切口, 当晶状体核上方赤道部挽出切口,即停止对眼球的压破, 以镊子或冲 .~ 洗针头将晶状体核自一侧向另一侧拨动旋出切口外。 8.切口缝合 以 10-0 尼龙线先中断缝合切口, 进针深度应达 3/4 巩膜厚度,切口双侧深度一致出入针均距切口,因此线结均应埋藏角、 巩膜组织内。 9.除去晶状体皮质 灌输抽吸针头在两针缝线之间进入前房, 抽吸针头的张口一直避开朝向后方,以防抽吸时无心吸住晶状体后囊, 而且注意注吸力均衡以保持正常前房深度, 减少内皮损害和晶状体后囊破碎的时机, 抽吸晶状体皮质示由前向后逐层吸出,先抽吸 6:00 方向皮质,再按先左后右吸出双侧皮质,最好吸出 12:00 方向皮质,再按先左后右吸出双侧皮质,最好吸出 12:00 方向皮质,而后除去残留的较细皮质,皮质抽吸感觉后再补加角膜缘切口缝线,使切口闭合达到水密状态。 10.结膜瓣办理 将结膜瓣向下拉, 掩盖角膜缘切口, 结膜切口两头以透热粘合或用缝 线固定在合适地点。 术后办理 :嘱患者注意歇息并防备术眼遇到碰撞,但是不用重申绝对 卧床,宜防止进食坚硬、多骨头、及带刺激性的食品,注意保持大便 畅达。对术后出现痛苦、呕吐、咳嗽等症状应实时给予对症办理。术 后可给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第一天,如无特别并发症存在,可开始 滴眼(复方妥布霉素 +双氯芬酸钠眼水),惯例检查术眼的远近视力及 改正视力,眼压,切口的愈合状况,察看角膜有无水肿。 .~ 2.泪囊鼻腔符合术 概括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有多发病,常见于女性和老人。 因为药物治疗无 效,探通、插管成效不理想,激光治疗成效难以必定,当前仍以手术 治疗为主。泪囊鼻腔符合术作为经典的手术方式,目的是把泪囊与鼻 黏膜直接符合, 使分泌物和泪液由泪囊直接进入中鼻道,以除去泪囊 化脓性病灶并排除泪溢现象。 适应证 泪囊鼻腔符合术合用于所有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鼻泪管堵塞。 如泪囊已显然减小或有萎缩性鼻炎, 则成效将遇到影响,疗效难于必定 术前准备及麻醉 术前一天,冲刷泪囊,结膜囊内滴入抗生素眼液。 禁忌症 泪囊有急性炎症。 术前准备 ⑴ .对鼻及鼻窦状况先进行检查。若有鼻息肉或鼻窦炎,应先予治疗。 ⑵.压挤泪囊部,如分泌物量极少,应行泪囊造影。 ⑶.术前 1 周用抗生素眼液滴眼,必需时术前两天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眼液冲刷泪道。 麻醉和体位 局部浸润兼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时先沿皮肤切开线注射麻醉剂, 再在 .~ 内眦韧带上及下约 10mm 处注射,深达眶缘骨膜; 后做眶下、滑车下及筛前神经阻滞麻醉。中鼻道和鼻甲搁置麻黄素和丁卡因棉片。 泪点部表面麻醉泪囊区皮下、泪囊顶部及鼻泪管上口处深部浸润麻 醉,同泪囊摘除术。 中鼻道及中鼻甲前端填入蘸有1%地卡因和 0.5% 麻黄碱的棉片 10 分钟。 筛前神经麻醉:用手指摸到患侧的滑车,以一25 号注射针头,于滑 车下缘垂直刺入约20mm,注入 2%利多卡因(加入1∶1000 肾上腺 素少量)。 手术步骤 ⑴于内眦鼻侧 5mm,内眦腱上方 5mm 处开始作皮肤切口,平行于泪前嵴,稍向颞侧曲折呈弧形。长约 20mm,深达皮肤全层。 ⑵ .分别皮下组织和肌肉,置入泪囊撑开器,裸露泪前嵴和内眦腱。在泪前嵴前切开骨膜,不切内眦。 ⑶.用小骨膜分别器将骨膜推向双侧。先分鼻侧,推开约4mm。 ⑷.再分别泪囊窝骨膜及泪囊壁。骨膜分别器应紧靠骨壁。向后达泪后嵴,向上达泪囊顶部,向下达鼻泪管上口。 ⑸.造骨窗,地点在泪囊窝的前下部, 尽量低,前面超出泪前嵴约 2mm。 先用曲折管钳在泪囊窝后下部顶破骨壁,成向来径约3mm 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