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教学心得
物理新课程教学心得 曹建东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广,传统的师生关系已发生了质 的改变,更侧重于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学生在教师指导卜•主动地、富有个性 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教师 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总而言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理念突显于新课改之中。如何实现这一观念的转变,我 从师生淫习交流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感受。 1、在交流中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在传统教学的教室里,教师是权威,学生只是无知的个体。因此,教学关 心的是教学进度,教了多少,不是学生了解多少或懂了多少;在意的是结果是否 正确,而不是结果怎么来或是什么意思;要求的是听话和安静,不是意义和思考。 总Z,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听从的动物,或待填的器物iflJLlo 或许在知识贫乏的时代(如建国初期),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具有其特殊的意 义。可在科技和物质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一模式无疑显得苍白无力。学生从课外 渠道接收的信息量不知是课堂的多少倍,学生自身潜能力的发展也今非惜比,更 何况一些传统的知识理论也面临严峻考验。作为教育工作者,若能在课堂内外放 下“师道尊严”架子,又能听到什么呢? 2、在交流中把握学生的个性,并寻求其规律,力求教育效益最大化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成功的教育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者 有多高的学科理论知识,还与教者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创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 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密切相关。 目前,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 习理论,也止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这一教学理论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 所提出的教学过程要求一致。 但无论是从实际经验、先进教学理念出发,还是从改革要求上看,每个教 育工作者在实施具体教育的过程中,都面临一个不可冋避的问题,那就是要从认 知、生理、心理特点上全而把握我们的教育对彖。而这一切除了借鉴已冇认识和 个人经验Z外,还需要重新认识处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中的不同个体及群体,并加 以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这一直接认识的获得源于师生交流。 其实与学生交流不仅是知识、心理层面上,同时也体现在情感上。很多学 生学习上的怵I难并不是因为能力上的障碍,而是缺少情感上的沟通。通过交流, 把握我们的学生,一旦打通这一心灵的窗户,很难说他们不会“一飞冲天 曾冇人对素质教育持冇担心态度,说白了怕影响应试教育。其实两者并无孑 盾,关键在于如何实施。通过与教育对象平等交流等途径,把握教育对象,利用 一切手段创设适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将其潜能发挥至最大。而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将进一步反作用于所面对的新 探索,大大提高其求索的效益。这一切努力尤其对教育对象的终身发展意义重大。 当一切形成良性循环时,现冇的孑盾即迎刃而解。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能否忍受改 革的阵痛。尤如经济改革一样,坚持改革。 3、在交流中激发教者提升自身索质的动力 教育改革和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牛主 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对不少教育工作者来说,对这种要求的认识可能 述只是停留在理论层而上,没有多少感性认识。但随着师生交流的增进,对教育 对象认识的加深,则教者角色转变的这种内在耍求便会与口俱增。更何况角色的 转变不仅是理念上的转变,对教者应具备的索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迫 使教者必须不断学习、研究,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在交流中让学生人个性得到发展,在交流中把握学生、激发教者提升自身 素质的动力,从而使教者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