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心得体会3篇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心得体会3篇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心得体会篇1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第三个历史决议,即《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的决议》,发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通过学习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治文教授的直播讲座,我对此决议有了更深的认识。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决议的七个部分分别回溯了建党以来四大历史阶段的重大成就与历史阅历,回想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13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的五大历史意义与十条历史阅历。决议结果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宏伟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教师,我们要积极学习过去的阅历,无愧当今的使命担当,教书育人,做好本职工作,助力国家文化建设。如“决议〞中所述,百年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加强,全社会凝结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然而目前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国外的一些意识形态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渐渐增大,新一代高中生的自我意识、批判意识加强,纪律意识、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一味地挑战权威。此时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深入理解学生的想法,并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 特别是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有一定的警觉,对待不同文化要有甄别的意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挖掘我国的文化瑰宝,加强文化自信,并利用语言这一工具向外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另外,作为班主任,在协同学校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活动时,我从学生的反馈中感受到了活动的意义。如传统文化节中演绎“中国精神〞的小剧场、相关的演讲比赛等,都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建党百年以来的重要人物故事,深入理解不朽的中国精神。 作为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线教师应担起自己肩头的重担,以立德树人为己任,为实现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心得体会篇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的决议》指出,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应急管理承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难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作为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积极发挥其在应急管理中的关口作用意义重大。切实提升我市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确保公共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必然要求。 从组织制度上引领,健全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基层是各类突发事件和自然灾难的直接承受者,是应急管理的首要防线。坚持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项紧迫而持久的任务。要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处理好“统〞和“分〞的关系,根据当地实际状况,依法赋予基层综合管理、统筹协调和应急处置的权力。落实属地管理的权责清单,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特别是在应急状态下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开展应急工作,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行政执行能力,使应急管理的关口前移再前移、重心下沉再下沉。依托村(社区)统一划分综合网格,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做好风险评估、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重建等应急管理全周期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形成具有地方性特征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让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更精细、更科学,抓住基层源头,筑牢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 从人员上支持,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管理队伍。建立基层统一指挥、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应急管理队伍,是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基层政府要充分利用现有应急队伍的力量,整合辖区内各类可调动的社会资源,从政策环境、经费落实等方面,为各类组织参与基层应急管理提供保障。吸纳包括科研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社会力量,通过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志愿服务和公益性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基层应急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基层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群众、组织群众的积极作用,组织开展科学常识、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加强居民有效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提高居民风险意识和参与率。从观念上形成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主动参与意识,形成可持续性参与基层应急管理的内生动力,打破群众简单被动参与的治理格局,进而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应急管理共同体。通过加强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机制建设,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建立专群结合的应急管理队伍,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从物资上保障,完善多元应急物资储存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存体系是保障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从体制机制层面加强应急物资储存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的统揽作用,加强法律、资金、运输等保障,完善应急物资的配备标准制定、生产、购买、监管、调动、使用等机制;加强统筹协调辖区内相关主管部门和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提升应急物资储存规范化与精细化的管理统筹水平。充分发挥地方商业、企业、民用等多元主体的优势和作用,通过综合调动各方社会资源,实现基层各方物资储存的动态管理和调理无缝连接,建立和完善一个由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多元互补的应急物资储存体系,有效提升资源统筹调动水平与协同保障能力,夯实基层应急管理的重要物资保障。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阅历心得体会篇3 革命战争年代,一首平山支前民谣广为传唱:结果一碗米送去做军粮,结果一尺布送去做军装,结果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结果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 抗美援朝期间,“香玉剧社〞副团长常香玉为给志愿军捐购一架战斗机,带领剧社59名演职员不辞辛苦,辗转6省市行程万里,演出180多场,常香玉的义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心,小孩捐出零花钱,姑娘变卖首饰,老人拿出家底; 疫情防控初期,武汉市、区、街道9.74万名党员干部和职工深入一线排查病患,1287支流行病学调查队伍24小时连续开展流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省市的医疗队集结武汉,各全国各地的保障力量集聚武汉。…… 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每个人内心不变的家国情怀,始终是流淌于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始终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战胜困难的文明规律。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胸怀家国情怀的中国人勠力同心、奋勇拼搏,我们今天才能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稳定的环境,共享发展的成果。 在实现其次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宏伟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更应以家国情怀为思想基础,凝心聚力、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