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和对策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和对策 摘要:在国外,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已得到重视, 国内的相关研究正在迅速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 以大学生自身的视角,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现状;对策 职业生涯设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合素质,实现其 人生价值,也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社会与 经济的发展,因此得到了各国研究者、教育部门以及政府的 重视。管理学家Rothwell认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体在 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为自己实现职业目 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1]职业心理学 家Super从人的终身发展角度出发,把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 长、探索、建立、维护以及衰退五个阶段。[2]其中,探索 阶段是决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做出相应的 规划和决策,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程在这个阶段起着重要的 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设计的探索阶段。在国外,职 业生涯设计课程已成为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学 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辅导工作 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 为,除高校应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服务体系外,大学 生是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应发挥其主体作用。因此,本文 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与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 便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发展。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 在校大学生需要将长远规划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清晰 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这无疑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环节。 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不少大学生职业生涯的理念 模糊,在职业生涯设计设计之中还存在如下的问题。 1•规划设计意识淡薄 有关网络调结果显示,33%的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 16. 3%的人 ‘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选择了第一 份工作。[3]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接 受过规范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与指导,对职业生涯设计缺乏 系统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设计的观念和 意识,只是知道概念而缺少切实可行的的操作步骤。有些学 生把职业设计等同于学习计划和职业目标,有的则把职业生 涯设计等同于职业选择。实际上,职业选择只是职业生涯设 计中的重要一环,因为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 过程。 2•职业自我认识不足 很多大学生自我认识不足,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能 干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自己的 不足是什么?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不是理想化就是很偏激, 心理年龄往往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对自己的优劣势不能正确 客观的评价,容易自责、自怨、自卑或是骄傲自大,目中无 人,自我膨胀,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对待, 现实与理想相差很大时更是承受不起。更别说在找工作时将 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结合在一起了。 3•职业发展目标模糊 很多大学生职业发展期望过高,希望毕业马上就能找到 铁饭碗。没有职业目标,盲目从众,急于求成。很多大学生 选择发展的途径是通过考取职业资质证书和学位证书来实 现的,将考取研究生作为自己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还有很 多大学生同时准备了四条以上的职业发展道路,比如先考 研,再考公务员,不行再出国,同时也找着工作等一系列途 径。然而这些路径没有内在的联系性,结果悬殊性较大,发 展的方向不够具体,因而他们在实际职业选择的工程中往往 犹豫不决,并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4•职业实践能力缺乏 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薄弱主要表现在社会实践量不 足和社会实践的质量不高两个方面上,不少大学生大学期间 所从事的工作不是相对较少就是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不利 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大学生与外部职业环境的隔 离,对职业环境不熟悉,对未来从事的职业不了解,因而在 就业中缺乏竞争力。 二、大学生自身的改进对策 1.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指的是个体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了解、确定自 己的职业目标、兴趣、价值观、个性和行为倾向的过程,也 就是要认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想要做什么。 自我评估是大学生获得可行性规划方案的前提,也是大学生 职业生涯设计的基础。自我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兴趣、个性、 特长、性格、能力、学识水平、思维方式、情商、价值观以 及潜能等一切与个人相关的因素。 确定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是职业生涯设计的核 心。首先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把目标分为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而逐步实现。短期目标一般包括学习目 标、职业目标、收入目标、成就感、名望期望,主要是指个 体素质能力的提高和具体目标的实现。长期目标一般是职业 生涯设计的较高层次。只有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的结 合起来,通过不断实现短期目标才能最终实现长期目标。确 立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所需要的 能力和素质,以及实现职业目标存在的困难和优势,为将来 顺利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职业目标是职业生涯设计的起 点,也职业是生涯设计的归宿。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自己 的职业行为才会有方向,才能持之以恒的向着自己的目标迈 进。同时,生活目标不是一层不变的,职业生涯设计应随着 职业目标的改变而作相应的调整。 明确价值观。个人的职业价值观是工作稳定性和忠诚感 的来源。职业价值观指导着人们进行各种职业的选择。大学 生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然后将其融入到职业选择 的过程中。 找寻职业兴趣。大学生要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如借助心 理测验量表及根据家长、同学和老师的评价及建议)逐步发 觉自己内心的真实需要和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将自己的需 要与兴趣和自己的未来职业联系起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 业圈,从而更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规划设计和职业选择必须首先考 虑的因素。要对自己的职业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不仅 包括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还包括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 能力等各种能力。 2•环境分析 就业环境分析是个体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包括对职业环 境、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专业的就业圈、行业的环境、企 业的环境等 等。[4]大学生在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时,必须以 当前的就业形势为依据,并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变化作出适 当的调整。大学生只有认真地分析当前的就业环境,才能更 加深入地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就业市场的需要,进行有针对 性的学习,才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大学 生必须密切关注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社会中各 种人才的供给状况和政府出台的政策,更应该密切关注的是 自己所感兴趣的职业圈的发展动向,然后对以后所需要的职 业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 3.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将职业发展目标与自己的潜能及主客观 条件寻求最佳匹配,在职业圈内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 绕的中心。选择的这些职业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价 值观以及能力,同时也需要符合客观的就业环境。职业定位 应注意以下问题:根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 关系;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特点、条件、要求、性质与自 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更适合、更符合自己特点、更感兴 趣、经过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