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住房公积金文明行业标准
全国住房公积金文明行业标准 一、坚持政治引领,创建工作体系完善,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行业内从业人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业内各单位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在创建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创建工作目标明确、制度健全、措施具体、责任落实,做到文明创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以上率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全员参与、注重实践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行业文明建设积极推进。行业内基本建成文明单位。 二、坚持人民至上,履职作为勇于担当,业务工作绩效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守解决缴存人基本住房问题的制度初心。在落实国家大政方针基础上,科学制定使用政策,不断加大对租赁住房消费、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力度,个贷率保持在合理范围。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业务指标和工作任务,创新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三、坚持政策合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行业管理规范有序。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以及住房公积金各项政策要求,确保政策执行合规。《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标准》《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标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规范》《住房公积金资金管理业务标准》等国家、行业标准得到有效落实。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管理制度化、精细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决策机制健全、机构权责明晰、内控制度严密、档案管理规范,对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实现统一决策、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核算。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无违纪违规案件发生。 四、坚持便民惠民,推行优质高效服务,为民办实事成效显著。聚焦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关键小事”,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承接全国和省级住房公积金服务事项目录和实施清单,建立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机制。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数据共享、服务协同更加规范有序,更多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规范使用全国统一的住房公积金服务标识。各类服务场所环境整洁,服务设施设备齐全,服务人员业务水平过硬,言行举止文明,服务态度热情。综合服务平台运行效能全面提升,更多业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账随人走,钱随账走”更加安全便捷。“好差评”工作实现服务事项全覆盖、评价对象全覆盖、服务渠道全覆盖,群众好评率98%以上,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办结率100%。 五、坚持风险可控,防范措施科学严密,资金安全有保障。科学管控资金流动风险,对资金计划、执行、控制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资金调度制度完备、程序合规,最大限度保障资金安全。自觉接受多方审计检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无挤占挪用住房公积金问题,贷后逾期风险管控良好,防范骗提骗贷措施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科学严密的风险防控体系。 六、坚持树立良好行风,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行业社会形象良好。加强行业队伍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定期组织职业素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文明窗口、星级服务岗、技术能手等职业技能、服务竞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惠民公积金、服务暖人心”服务提升行动持续走深走实,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良好行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