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
名词解释 1 . 解剖学内口: 在非孕期长约 l c m, 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 2 . 组织学内口: 其下端因在此处子宫内膜转变为子宫颈黏膜 3 . 月经: 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 4 . 围绝经期: 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 1年内的时期 5绝经综合征: 在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 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 表现 为潮热、 出汗、 情绪不稳定、 不安、 抑郁或烦躁、 失眠等, 称为绝经综合征。 6 . 透明带: 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黏多糖, 在卵子周围形成一透明环形区 7 . 募集: 窦卵泡发育的后期, 血清 F S H水平及其生物活性增高, 卵巢内有一组窦卵泡群进入了 “ 生长发育轨道” 的现象。 8 . 排卵: 卵细胞和它周围的卵冠斤丘结构一起从卵巢排出的过程称排卵 9 . 白带: 是由阴道黏膜渗出液、 宫颈管及子宫内膜腺体分泌液等混合而成, 其形成与雌激素作 用有关。 生理性白带: 正常白带呈白色稀糊状或蛋清样, 黏稠、 量少, 无腥臭味, 称为生理性白带。 病理性白带: 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和急性子官颈炎或发生癌变时, 白带量显著增多且有性状 改变, 称为病理性白带。 1 0 . 细菌性阴道病: 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以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为 主要表现的混合感染。 1 1 . 盆腔炎性疾病: 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 主要包括子宫炎、 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 巢脓肿、 盆腔腹膜炎。 1 2 .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 腺体和间质) 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 称~ 1 3 . 卵巢巧克力囊肿: 陈旧性血液聚集在囊内形成咖啡色黏稠液体, 似巧克力样, 俗称卵巢巧 克力囊肿。 1 4 . 子宫腺肌瘤: 少数腺肌病病灶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 似肌壁间肌瘤, 称为子宫腺 肌瘤。 1 5 . 子宫脱垂: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 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 道口以外, 称子宫脱垂 1 6盆腔器官脱垂 P O P : 指任何阴道节段的前缘达到或超处女膜缘外 1 c m以上。 1 7 . 转化区: 也称为移行带, 因其位于子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接部。 又称为鳞- 柱状交接 部或鳞- 柱交接。 鳞- 柱状交接部又分为原始鳞- 柱状交接部和生理鳞柱状交 接部。 1 8 . 葡萄胎: 因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 间质水肿, 而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 水泡间借蒂 相连串, 形如葡萄而名之, 也称水泡状胎块。 1 9 . 异常子宫出血( A U B ) : 指与正常月经的周期频率、 规律性、 经期长度、 经期出血量中的任何 1项不符、 源自子宫腔的异常出血。 2 0 . 闭经: 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 原发性闭经: 指年龄超过 1 4岁, 第二性征未发育; 或年龄超过 1 6岁, 第二性征已发育, 月经 还未来潮。 继发性闭经: 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 6个月, 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 3个周期 以上者。 2 1 . 卵巢早衰( P O F ) : 4 0岁前, 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发生卵巢功能衰竭, 称为卵 巢早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P O I ) 是指女性在 4 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 2 2 . 囊卵巢综合征( P C O S ) 在临床上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 持续无排卵、 卵巢多 囊改变为特征、 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肥胖 2 3 . 胰岛素抵抗( I R ) : 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 胰岛素的生物学效能低于正常 2 4 . 绝经综合征: 指妇女绝经前后出现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选择简答 1 . 女性外生殖器: 前为耻骨联合, 后为会阴, 包括阴阜、 大阴唇、 小阴唇、 阴蒂和阴道前庭。 2 . 女性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 子宫、 输卵管和卵巢 3 . 选择: 子宫形态大小: 长 7 - 8 c m, 宽 4 - 5 c m, 厚 2 ~ 3 c m, 容量约 5 ml 4 . 子宫体与子宫颈的比例: 青春期前为 1 : 2 , 生育期妇女为 2 : 1 , 绝经后为 1 : 1 5 . 子宫腔描述: 子宫腔( u t e r i n e c a v i t y ) 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 6 . 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 称为子宫峡部 常用手术切口部位: 子宫峡部 7 . 子宫颈以阴道为界, 分为上下两部, 上部占子宫颈的 2 / 3 , 称为子宫阴道上部; 下部占子宫 颈的 1 / 3 , 伸人阴道内, 称为子宫颈阴道部。 8 . 子宫体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 肌层和浆膜层。 内膜层对应粘膜下肌瘤; 肌层对应肌壁间肌瘤; 浆膜层对应浆膜下肌瘤 9 . 选择: 子宫浆膜层形成直肠子宫陷凹( 道格拉斯陷凹) 1 0 . 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 1 1 . 根据输卵管的形态, 由内向外分为 4部分: ①间质部: 管腔最窄; ②峡部: 管腔较窄, 长 2 ~ 3 c m; ③壶腹部: 受精长发于此④伞部 宫外孕好发部位: 壶腹部 1 2 . 生育期妇女卵巢大小约 4 c m× 3 c m× l c m, 重约 5 ~6 g , 灰白色 1 3 . 骨盆由骶骨、 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 骶岬 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据点: 骶岬 1 4 . 衡量中骨盆横径的重要径线: 两坐骨棘连线的长度 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坐骨棘 1 5 . 骨盆的类型: 女型( 最常见) . 扁平型. 类人猿型. 男型 1 6 . 阴道分娩时应保护会阴, 避免损伤: 肛管 1 7 . 卵巢的功能: 产生卵子并排卵和分泌女性激素, 分别称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1 8 . 女性的基本生殖单位: 始基卵泡; 卵细胞储备的唯一形式: 始基卵泡 胎儿期的卵泡不断闭锁, 出生时约剩 2 0 0万个, 青春期只剩下约 3 0万个。 1 9 . 什么时候出现正反馈, 峰值多少: E 2 ≥ 2 0 0 p g / ml 2 0 .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且经来潮前 1 4日左右 2 1 . 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子宫内膜从形态学上可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 据其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 分泌期、 月经期 2 2 . 归科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 双合诊; 填空: 经直肠、 阴道、 腹部联合检查, 称为三合诊 2 3 . 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有阴道流血、 白带异堂、 下腹疼痛、 外阴瘙痒及下腹肿块 2 4 .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传播方式: 经性交直接传播 看: 滴虫可寄生于男性的包皮皱褶、 尿道或前列腺中, 男性由于感萲满虫后常无症状, 易成为 感染源。 也可经公共浴池、 浴盆、 浴巾、 游泳池、 坐式便器、 衣物、 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间接 传播。 2 5 . 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典型特点: 稀薄脓性. 泡沫状. 有异味; 特征样表现: “ 草莓样” 宫颈 主要治疗药物: 主要治疗药物为硝基咪唑类药物, 甲硝唑 阴道分泌物的特征为白色稠厚, 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2 6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