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现代思考
教学“关注”生活世界的现代思考 作者简介:陈小强(1988-),女,蒙古族,辽宁阜新人,沈阳师范 人学11级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论 摘要:教学冋归生活世界的理念,对于反思和批判教学中的工具理 性和科技理性、重新审视教学中人文理性和价值关怀的缺失、认真思考教 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辨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但是, 教学真的能“回归”到生活世界吗?本文提出教学应“关注”生活世界的 理念,并对其进行现代思考:教学应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关注人的过去、 现在和将来;关注人与人以及人与物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生活世界;现代思考 教学冋归本真,必须“走出科学世界的藩篱,谋求科学世界、人文世 界和生活世界的整合。[1]因此,教学“关注”生活世界需要依据生活世 界的内涵进行现代思考。生活世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心物统一的 世界。据此,我们认为教学关注生活世界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应关注人的身体和心理 教学关注人的身体就是应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等。教学 关注人的心理就是要关注人的智慧、情感、道徳、个性等的发展。教学只 有关注学生的身心两方血,才能有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 生活首先意味者“生命存活”,生命使得世界充满活力,使得世界变 得更加精彩绚丽。人的一切智慧、情感、道德和个性的发展,首先必须基 于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存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是人改造世界的前提。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可重复的。每个人的生命都 是值得尊重和敬畏的。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往往由于种种压 力或者情绪的影响而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学生自杀事件的增多,使得 我们的教学不能不反思,教学为保护学生的生命做出了什么?我们一再的 给学生灌输“知识”,一再的为学生增长“智慧”,我们的应试教育已经让 学生们疲惫不堪,然而对学生身体、生命的这种最基础、最根本的教育却 反而忽视了。教学关注人的身体,就是应该指导学牛了解自己的身体,善 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己的身体,引导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敬畏。生命教育正 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之一。 生活世界中的人是具有情感和生命意义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 关注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和学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也就是关注完整 的人。过去,在科学世界的支配下,我们过多的重视工具理性,对价值理 性有所忽视。我们关注怎样以较少的付出达到预先设计好的目的,而较少 关注行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出于对结果的过分关注,在教学中,我们也 就更多的看到学生的知识、技能、智慧等,对学生的情感体验、价值追求、 人生理想等的关注就显得不够。这导致了教学中唯“分数”至上,唯“成 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关注生活世界的教学要求我们一方血不仅要注重知 识、智慧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另一方面, 注重对“生命意义”、“生活价值”的追求。教会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 最后学会生活。让学生在充满情感、价值的生活世界中放飞自己的人生理 想,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注人的过去、现在、将来 生活世界是动态发展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生活世界中的人也是动 态发展的。过去,我们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将来。教学是“为了学生 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在这种教学目的的指导下,我们撇开了儿童的天真、 活泼,撇开了生动的生活世界,一味的追求一种数字化、符号化的科学世 界。通过科学世界的手段和方法,将原理、规律等抽象的东西生硬地灌输 给儿童,人为地割裂了本是属于一体的生活世界,人为地造成两个矛盾的 世界: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教学也就逐渐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从而, 我们培养的人也就脱离了现实的生活。而我们教育的真正目的,是“把教 育看作为将来生活做准备,错误不在于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在于把预 备将来作为现在努力的主要动力。为不断发展的生活做准备的需要是巨大 的,因此,应该把全副精力一心用于使现在的经验尽量丰富,尽量有意义, 这是绝对重要的。于是,随着现在于不知不觉中进入未来,未来也就被照 顾到了” [2]。所以,我们的教学应当密切关注儿童的现在,关注儿童现 在的、整个的“生活世界”。另外,教学还应关注儿童的过去,因为现在 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来又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发展起來的。关 注儿童的过去和现在是为了更好的关注儿童的将来。在教学中,我们关注 学生过去的经验,明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现有的学习材料的关系,通过现 实生活中的经验、事物来建立学生经验与教学材料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 的教学才是生动的教学。通过结合现在的生活事实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 生生活在现实的、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而不是抽象出來的、虚幻的、符号 化的世界。 (三)关注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在主体间性方面,即人与人是平等的生活主体,是 平等的交往主体,是同样应该受到他人尊重的人。生活世界是丰富的,有 人,也有物。生活世界中的人与物是和谐的统一体。首先,生活世界中, 人与人是和谐的。这种和谐的基础是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的关系, 而非对象化或者物化的关系。尤其在师生关系中,以往的师生关系突出表 现在“领导与服从”、“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学牛作为人的主动性、尊严和情感诉求被忽视。在这种师牛•关系中,课堂 变成教师“独白”和“灌输”的场所,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教 师以其“至上”的权威压制着学生智慧的开启和个性的发展。然而,生活 世界中的师生关系要求师生是平等的教学主体,师生是“我一一你”的主 体间性的关系。这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性受到尊 重,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人与物的关系还表现在人与人们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关系和人与自然 的关系。人与人们创造的劳动成果的关系表现在人是如何看待劳动成果的 意义和价值这个问题上。在教学中,我们所学的知识是人的劳动成果之一。 过去我们的教学过分重视这些知识的工具价值,对这些知识内部所包含的 丰富意义和价值的追问远远不够。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对学牛•而言是呆板 的、僵硬的、没有生机的死物。这使得学生的兴趣无从激发,学生的主动 探索精神无从培养。然而,这些知识却是人类劳动的结晶,是人类活动的 载体,体现着人类的感情和意义。只有展现这些知识的内在感情和意义, 才能让知识更有活力和吸引力,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追求。 学生不仅应获得知识的工具理性,还应对其价值理性、人文理性进行追问, 这样,学生才是生活在真正的生活世界中,也才能培养学生的真正的道德 理想和道德情操。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在人对自然的态度上。过去,我们在人与物的关 系中,常常表现人对物、对自然的征服。人们过度地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 性,对自然进行肆意的破坏。“天人合一”这种人与物和谐统一的局面遭 到破坏,植被面积减少、土地变成沙漠、水源被污染、空气变得污浊、许 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正在灭绝,与此同时,我们也遭到了应有的惩罚:温室 效应的出现、疾病的增多……人类已经面临着种种生存危机。教学要关注 生活世界,就不得不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 在生活世界理念的指导下,倡导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