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ICS 25.040.01 CCS N 1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 61/T 1876—2024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on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for special equipment 2024 - 09 - 24 发布2024 - 10 - 24 实施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61/T 1876—2024 I 目 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2 5机构设置.2 6制度建设.2 7人员培训.2 8风险分级管控.3 9隐患排查治理.3 10文件记录和信息化管理.3 11持续改进.4 附录 A(资料性)特种设备信息表5 参考文献.6 DB61/T 1876—2024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原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西安市质量安全管理服务行业协会、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 西安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院、陕西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陕西和兴特种设备安全监测服务中心、陕 西国测质量安全监测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荆强征、慕生勇、贠柯、韩向青、李涛、党海龙、李红昌、申娜、胡卫军、和 宇、吕恒、李睿、刘金娥、井德强、李德标、边昭福、权海林、袁建伟、史信峰、李敏、赵彩丽。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联系信息如下: 单位:西安市质量安全管理服务行业协会 电话:029-89571355 地址:西安市莲湖区自强西路237号 邮编:710000 DB61/T 1876—2024 III 引 言 开展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是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 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纵深防御、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有效手段。开展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 制建设就是构筑防范特种设备事故的双重防火墙。第一重是管控风险,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 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减少和杜绝事故隐患。第二重 是治理隐患,以隐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 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把风险分级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实构建 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 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 目前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 1454—2021《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和DB61/T 1537—2022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 已制定发布, 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建立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 编制体系文件提供了相应的依据和帮助。 但随着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等亟需 予以规范。 本文件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充分考虑国家关于安 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规定, 结合陕西省特种设备使用现状编制而成, 旨在帮助特种设备使用 单位规范开展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有效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特种 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生产。 DB61/T 1876—2024 1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含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气瓶充装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人员培训、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 记录和信息化管理、持续改进等。 本文件适用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实施和持续改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 23694风险管理术语 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TSG 03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导则 TSG 07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单位许可规则 TSG 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DB61/T 145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规范 DB61/T 1537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指南 3术语和定义 TSG 08、DB61/T 1537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市场监 督管理总局令第74号)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特种设备 special equipment 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 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3.2 双重预防机制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运行方式。 DB61/T 1876—2024 2 3.3 事故隐患 potential hazard of accident 使用单位违反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规范、规程和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 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 管理上的缺陷。 3.4 严重事故隐患 major potential hazard of accident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 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4基本要求 4.1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提供必要的资源。 4.2使用单位应结合本单位的规模、安全生产状况、特种设备类别以及本单位的内外部环境来建立、 实施、保持和改进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4.3使用单位应建立并有效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健全完善涵盖使用单位风险识别 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模式,并结合《特种 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要求,有效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4.4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应覆盖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及其使用区域。 5机构设置 5.1使用单位应设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工作机构, 机构主要由主要负责人、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人、 安全总监、安全管理员、安全员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履行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工作职能。 5.2未设置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工作机构的使用单位应明确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工作。 6制度建设 6.1使用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 严格落实“日管控、 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机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