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地理学测适应训练
1 江苏省金湖中学 2015 年学业水平测试适应训练地理试卷 2015.3.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 2010 年 8 月, “ 中国丹霞”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位列其中的广东丹霞山主要是由 红色砂砾岩构成的。 读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完成 1-2 题。 1.构成丹霞山地貌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 B.沉积岩 C.侵入岩 D.喷出岩 2.塑造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堆积 C.流水侵蚀 D.流水堆积 2012 年 7 月 27 日,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于英国 伦敦夏令时 (较区时快 1 小时)20:12 开 幕。图 2 为“ 甲、乙、丙、丁四 地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开幕时,北京时间为 A.7 月 27 日 3:12 B.7 月 28 日 4:12 C.7 月 28 日 3:12 D.7 月 27 日 4:12 4.奥运会期间,甲、乙、丙、丁四地中白昼最长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图为“部分气压带 、 风带位置示意图” 。 读图完成 5—7 题。 5.图示 M 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6.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7.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 a 控制下,寒冷少雨 B.风带 b 控制下,寒冷少雨 C.风带 c 控制下,温和多雨 D.风带 d 控制下,温和多雨图为“ 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 图 中箭头表示西风带。读图完成 8—9 题。 8.该海域可能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9.甲洋流对延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2 2012 年 1 月以来,意大利埃特 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 4 为“地壳物 质循环示意图” ,图 5 为“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 。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与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 致的是图4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 5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 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 6 为“ 某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 12—13 题。 12.甲处谷地成因是 A.岩层受水平挤压向下弯曲 B.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 C.断层处岩石破碎 D.两条断层之间岩块相对下降 13.乙河上游修建大坝后,其下游河段 A.含沙量增大 B.结冰期缩短 C.年径流量增大 D.径流的季节变化减小 图 7 为“ 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 14—16 题。 14.甲处发育了冲积扇,其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作用 B.流水堆积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冰川堆积作用 15.影响图中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河流 C.地形和河流 D.植被和土壤 16.下列人类活动利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开山取石,发展建材工业 B.围垦湿地,增加粮食产量 C.砍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 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读四种工业投入结构图,完成 17—18 题。 17.与美国“硅谷”电子产业的工业投入结构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 18.近年来,我国丁类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到越南、孟加拉国投资建厂,这种现象属于 A.产业转移 B.工业集聚 C.人口迁移 D.跨区域资源调配 读“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 , “√” 表示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据此完成第 19 题。 类 型 甲聚落 乙聚落 丙聚落 丁聚落 日用品 √ √ √ √ 中级消费品 √ √ √ 高档消费品 √ √ 零售 特殊定做商品 √ 小学 √ √ √ √ 中学 √ √ √ 地方性大学 √ √ 学校 重点大学 √ 19.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为“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 示意图”。读图 完成 20—21 题 。 20.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A.工业集聚 B.产业转移 C.资源调配 D.劳动力转移 21.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 A.资金充足 B.技术先进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图为“ 某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22—23 题。 22.该城市空间形 态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A.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的变化 B.矿产开发和人 口数量的变化 C.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变化 D.地表形态和河流径流的变化 23.2008 年该城镇产业布局中,不合理的是A.自来水厂 B.大型服装批发市场 C.造纸厂 D.大型超市 2010 年 10 月—2011 年 2 月我国华北大部 及江淮北部等地区遭遇旱情。读 2011 年 1 月 29 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完 成 24—26 题。 24.干旱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有 A.山西、河北、山东、北京4 B.陕西、北京、天津、安徽 C.湖北、河南、安徽、江苏 D.河南、山东、江苏、安徽 25.导致此次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风势力强,旱区长期受冷气团控制 B.夏季风势力强,锋面雨带位置持续偏北 C.亚洲高压势力强,沙尘暴频繁影响我国 D.全球气候变暖,出现暖冬,蒸发量增大 26.此次干旱对冬小麦影响较大。对冬小麦产量进行预估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地理信息系统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农民离开家 乡向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流 动,形成了民工潮。 大量农民工进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但也 带来了一些社会 问题。据此完成 27—28 题。 27.形成我国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差异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8.下列措施有助于缓解民工潮过度攀升的是 A.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生产效率 B.加强东西